首页 走进渤博 研究陈列 精品典藏 社会教育 文创服务
研究陈列

渤海国历史概况


      公元七、八世纪时,在世界的东方,大唐已成为政治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亚洲文明的辉煌中心,并进一步发展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汉字为传播媒体的汉文化圈。在这个汉文化圈中,以生活在中国东北的粟末靺鞨为主体,联合部分高句丽遗民和其他部族建立的渤海政权,则是新生的活跃力量。
      渤海国(698~926年)统一了靺鞨诸部,建成了一个以今牡丹江、图们江、松花江和鸭绿江为中心的“海东盛国”,推动了中国东北及今俄罗斯滨海地区、朝鲜半岛北部和日本等邻国的历史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渤海国政权的出现是我国东北古老民族肃慎族系历史发展演进的结果,追本溯源我们就可考察其历史发展的足迹。
      肃慎族在先秦之前称肃慎、两汉魏晋时称为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宋朝时发展成为女真建立了金国,后发展成为满族,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
      1、先秦之前的肃慎:肃慎是东夷的一支,是最早见于我国古文献记载的东北地区的古老居民。《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肃)慎氏来朝,贡弓矢。”《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肃慎大体分布在今长白山以北、松花江中上游、牡丹江流域的广大地区。牡丹江流域则可能是肃慎人的活动中心。他们使用磨制石器,主要有石镞、石斧、石锛、石刀、骨枪头等,利用这些工具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和渔猎业。多次向周王朝献楛矢石砮,表示臣服。
      2、汉魏时期的挹娄
     《后汉书·挹娄传》:“挹娄,古肃慎之国也,在扶余东北千余里,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极。”挹娄大体分布在今牡丹江、松花江流域,黑龙江以东和俄罗斯沿海州的广大地区。挹娄分成许多部落,牡丹江流域是其活动中心。部落经济以畜牧为主,有的部落以农业为主,兼顾畜牧,“有五谷、牛、马、麻布”;好养猪,吃其肉,穿其皮;善射,射人皆入目,矢施毒,人中皆死;常穴居,大家深九梯,以深为好,并作厕其中;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有贵壮而贱老的风俗,人死后,伐木做小椁,杀猪积椁上,富者数百,贫者数十,以为死者之粮。挹娄继肃慎之后与中原联系不断加强,数次向中原通好,贡楛矢、弓甲、貂皮等。
     3、南北朝时的勿吉
      南北朝时挹娄又称勿吉。《魏书·勿吉传》:“勿吉国在高丽之北,旧肃慎国也。”大体分布在长白山以北,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以及俄罗斯沿海州的广大地区。勿吉分成几个部落,部落各有酋长。农作物有“粟、麦、稷,菜则有葵”; 种地方式采取偶耕,能嚼米酝酒;狩猎和牧畜还占有重要地位;常七八月造毒药,敷箭镞,射禽兽,中者便死。居住方式乃:“筑城穴居,屋形似冢,开口于上,以梯出入。”“妇人穿布裙,男人穿猪犬皮裘,头插虎豹尾。”
      勿吉时铁器已广泛使用,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一夫一妻制更加成熟,这是勿吉“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说明勿吉已经向奴隶社会迈进。
      公元493年勿吉灭掉了东北地区强国—扶余国,占据了今松花江、伊通河流域松辽平原的中心,成为当时中国东北强大的政治势力,是一个强盛的部落联盟,这为渤海国的建立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4、靺鞨的发展和渤海国的建立

     到隋唐时勿吉改称为靺鞨。靺鞨最早见于北齐武成帝河清二年(公元563年)。《北齐书》卷七武成帝河清二年条:“是岁,室韦、库莫奚、靺鞨、契丹并遣使朝贡。”这时的靺鞨以黑龙江、松花江和牡丹江为中心,分布于今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日本海,南到长白山,西至松花江和嫩江汇流地带。隋唐时的靺鞨共分为七部,各部发展差异较大,南部靺鞨各部发展较快,尤以栗末靺鞨势力最大,是七部中最先进、强大的政治力量,是渤海政权建立的基础。

      营州是唐朝控制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唐设置营州都督府以加强对东北地区奚、契丹、突厥等部落的经营和管理。由于营州都督赵文刿肆意凌辱各部族,激起了契丹等各族的强烈不满。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首领李尽忠煽动叛乱,率军攻占营州,杀死都督赵文刿。
      徙居营州一带的粟末靺鞨人也参与了叛乱,武则天为了分化反周队伍,削弱叛军力量,笼络靺鞨贵族,封靺鞨酋长乞四比羽为许国公,粟末靺鞨首领大舍利乞乞仲象为震国公,并赦免他们的反唐罪行。
      乞四比羽拒绝接受唐王朝的册封率部族东奔,武则天令契丹降将、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中郎将索仇率大军追击。在激战中乞四比羽被“击斩”,部众离散,而此时乞乞仲象已病故,乞乞仲象的儿子大祚荣接替了父职。大祚荣骁勇善战,善于团结各部族,靺鞨人和高丽人“稍稍归之”。乞四比羽离散的部众也纷纷投入他的麾下,极大地增强了大祚荣的实力,大祚荣率众兼程东进,在天门岭与唐军战斗,“王师大败,楷固脱身而还”。天门岭之战是有决定意文的一战,它终止了唐朝大军的追击,使大祚荣率部顺利东进;这一战也充分体现了大祚荣的军事指挥和组织领导才能,展示了他驾驭全局、运筹帷幄的能力,奠定了在各部族中的领导地位。而与此同时,突厥大军入侵唐朝,攻城陷邑,占据了妫州、檀州、定州、赵州等地,被唐王朝镇压的契丹族又重附突厥。不仅唐朝边境受到严重威胁而且中原到东北的陆路交通也被阻绝切割,使唐朝无暇顾及东奔的大祚荣。
      大祚荣抓住唐军“王师道绝,不克讨”的有利时机,率众到太白山东北的奥娄河(今牡丹江)上游地区安营扎寨。这里距营州二千余里,山峦叠障,密林遍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既有山川之险可做屏障,又可力农积粟,练兵牧马。大祚荣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时机,于公元698年(武则天圣历元年)在东牟山构筑城郭,自称“震国王”,统辖部众。自此粟末靺鞨政权正式诞生。历史上名赫一时的“海东盛国”从这里起歩,著名的“海东文化”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渤海国的发展历史,从其建立到国灭,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渤海国的创建
      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东牟山下树壁自固,“恃荒远,乃建国”,自称“震国王”。靺鞨政权的建立,标志着靺鞨族的发展进入有国家组织的阶段。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玄宗遣郎将崔訢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大祚荣“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大祚荣病故,“其国私谥为高王”。大祚荣去世后,其嫡子大武艺继王位后,拓展疆土,“斥大土宇,东北诸夷臣伏”。武艺去世后,钦茂继位,天宝未年,将都城由中京迁往上京。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秋,唐代宗李豫派内使韩朝彩持敕书前来渤海晋封大钦茂为“国王”,诏以渤海为“国”。渤海国从此展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二、渤海国的停滞时期        
  大钦茂死后,从第四世王大元义至第九世王大明忠约25年间,渤海更换六王,反映渤海统治集团内部出现危机,使渤海一度停滞不前,残酷的王室内部夺权斗争,大大的削弱了国力,影响了渤海的社会发展,至十世王大仁秀818年即位,渤海局势出现转机,步入中兴时期。
       三、渤海国的中兴和鼎盛
       第十世王大仁秀时期,渤海中兴,至第十三世王大玄锡时,被誉为“海东盛国”,达到鼎盛时期。大仁秀以儒家思想为“文治”之纲,缓解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恢复了渤海生机,使渤海国动荡二十多年的局势稳定下来。仁秀颇能讨伐海北诸部,开大境宇,“南定新罗,北略诸部 ”,为渤海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了条件。大彝震在大仁秀中兴的基础上,以“文”治国。《辽史》:“至彝震时拟建宫阙”,豪华恢弘的宫殿建筑的产生,是渤海国统治者奢侈生活的写照,同时说明渤海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公元857年,大彝震死,弟大虔晃立。871年,大虔晃死,其孙大玄锡立。《新唐书》大玄锡“习识古今制度”,“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至是遂为海东盛国”。渤海国强盛之时疆域辽阔,东至于海,西接契丹,南邻新罗,北至黑水,西南接唐, “地方五千里”,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数十县,一度享有“海东盛国”之誉。大玄锡在位时期,渤海国政局稳定,经济和文化都进入鼎盛时期。公元894年,大玄锡死,大玮瑎立,渤海国开始衰落。        
  四、渤海国的衰亡
      十四世王大玮瑎之世,渤海国社会矛盾尖锐,国势逐渐衰落。公元906年,大玮瑎死。第十五世王大諲譔在此国势衰落之时登上王位。次年,唐亡。大諲譔无力扭转衰落的局面,使国内本来就日趋尖锐的各种矛盾愈加尖锐。这些无法解脱的社会矛盾,给早就觊觎渤海领土的契丹造成了可乘之机。 公元925年12月耶律阿保机下诏,宣布亲征渤海。次年正月,攻陷渤海扶余城,随即大军东向,隔六日,夜围忽汗城(上京龙泉府),第三日,大諲譔“请降”。过两日,大諲譔投降。历经229年的渤海国灭亡。
      渤海国的政体经历了称王、唐朝的忽汗州、唐朝册封的渤海国、渤海国等历史阶段,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地区性的统一,进一步密切了和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从而加速了我国东北各部族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历史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电话:0453-7912789
地址: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中轴大街1号
公交:牡图铁路东京城站下车后,乘东京城镇3路公交车到达兴隆寺,再向南步行800米即到
自驾:鹤大高速东京城出口下高速后左转,沿博物馆标识驱车4km即可到达。

微信公众号
黑ICP备2022007986号-1 技术支持:艺通网络